气排球进攻犯规的3大雷区,90%的人都踩过

一、击球时手部过网:最常见的进攻犯规

在气排球比赛中,进攻性击球犯规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手部过网。规则明确规定,进攻队员在击球时,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不得越过球网的垂直面触碰到对方场区的球。许多球员在扣球或拦网时,由于动作幅度过大或判断失误,容易导致手部过网犯规。

关键点:

  • 扣球时注意手臂的挥动轨迹,避免向前过度延伸。
  • 拦网时尽量垂直起跳,不要向前扑压。
  • 二、持球或连击:动作不规范惹的祸

    气排球对持球(球在手中停留时间过长)和连击(同一球员连续触球两次)的判罚比硬排更严格。很多球员在进攻时为了追求力量或控制,容易出现持球或连击的情况,尤其是传球或调整攻时。

    常见场景:

  • 扣球时手腕动作不干脆,导致球在手上黏了一下。
  • 救球后同一人再次触球,但裁判认定为主动进攻动作。
  • 三、后排队员违例:踩线或越位进攻

    气排球的后排队员进攻限制与硬排类似:后排球员不得在前场区(3米线内)完成高于网口的进攻性击球。但许多业余球员容易忽略两点:

  • 起跳时脚踩到或越过3米线。
  • 虽在后场起跳,但击球点高于网口且球飞向对方场区。
  • 如何避免:

  • 后排队员进攻前先观察自己的站位。
  • 若不确定位置,优先选择推球或轻拍过网。
  • 小贴士:裁判视角下的犯规判断

    业余比赛中,裁判对进攻犯规的判罚尺度可能略有差异,但以下行为几乎必吹:

  • 扣球后手拍网或触网(即使未影响比赛)。
  • 明显的持球动作(如托球时间过长)。
  •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大力扣杀。
  • 平时训练时多录制视频回放,或请队友帮忙观察动作细节,逐步规范技术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