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排球护具这样用,90%的人都做错了
护膝选不对,膝盖白受罪
气排球运动中频繁起跳和急停,膝盖承受压力极大。许多球友盲目选择厚重护膝,反而影响灵活性。专业运动员更推荐轻薄透气款,内置硅胶防滑条的款式能有效固定髌骨,同时避免运动中移位。注意佩戴时髌骨开口要对准膝盖骨,上下绑带需均匀受力。
护腕不是越紧越好
手腕是气排球传球、扣球的关键部位,但超过60%的球友错误地将护腕勒得过紧。正确做法是保持手腕能自由旋转的同时提供支撑力。选择带拇指扣的8字型护腕,既能稳定腕关节,又不会压迫血管。训练时佩戴,比赛前15分钟可适当调松避免血液循环不畅。
护指贴的隐藏技巧
手指挫伤是气排球常见伤病,多数人直接用胶布缠绕指尖,反而影响触球感。职业选手常用交叉贴法:将肌效贴剪成细条,从指根斜向缠绕至指尖,形成网状支撑。这种贴法既能分散冲击力,又能保留手指灵活性,尤其适合二传手和拦网球员。
护踝穿戴的黄金时间
研究发现,运动前30分钟佩戴护踝能显著降低扭伤风险。选择半刚性护踝时,需确保脚踝能完成踮脚尖动作(角度大于15度)。特别注意:护踝内侧支撑条应对准脚踝凸起处,错误定位会导致防护失效。赛后应立即拆除护踝,避免影响淋巴回流。
被忽视的护腰选择
气排球的转身救球动作极易引发腰部劳损。高弹性护腰(宽度不少于20cm)能提供核心稳定,但切忌全天佩戴。在热身完成后佩戴,每局结束后解开5分钟。腰部有旧伤的球友可选择带可拆卸钢板的款式,但需注意钢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。
评论(0)